三国名将: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_第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节 (第2/9页)

务的快速部队,已经从东南方向快速进行大迂回,赶往那条山间道路北端,前去阻断曹休的退路,这就是陆逊争取全歼敌人的尝试了。但是,那边的合肥方向,果然有曹魏的大股援军,也在向山路的北端赶来。

    ??原来,此番与曹休呼应的,还有两支大军。其中一支由老将贾逵率领,原定目标是皖县东北方的濡须口。但是,中途贾逵得到情报,说是对手的快速部队,正进行大迂回运动,准备截断曹休的退路。沙场经验非常丰富的贾逵,立刻意识到曹休的处境险恶,赶紧改变方向,以最快的速度向西边奔去接应曹休。孙吴的那支快速部队,发现贾逵的大军赶来,便按照陆逊事先的指示,放弃堵截安全撤退。这就是陆逊早就加上的一道保险。《三国志》卷十四《蒋济传》文绉绉的写法是:“遇救兵至,是以官军得不没。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,要不是贾逵的救兵及时赶到,曹休这条大鱼,就真的要被陆逊包成鱼肉三鲜馅儿的大饺子了。

    ??这一仗,陆逊终于打成了漂亮的击溃战。斩首俘虏上万人,夺取的牲口车辆也数以万计,军用物资和兵器难以计算。狼狈逃回的曹休,愧恨交加,急火攻心,背上的大疮破溃,不久就一命呜呼。

    ??石亭之战,充分证明陆逊不愧是孙吴主帅级名将的季军。此役也是孙吴在淮南对曹魏多年用兵中,最为辉煌的胜利,成为两国在淮南军事态势的分水岭。从此,曹魏从攻势转为守势,而孙吴则由被动转为主动。所以第二年春天,孙权开始放出要当皇帝的舆论;四月间,就坦然把自己升级改版,从称王变为称帝了。

    ??回顾这一次陆逊军事天才的完美展现,他的成功,最主要原因有两点:一是动手做事时,能够符合科学的程序,首先做好顶层的战略设计,然后再做下层战术设计,整个过程中,思路和程序极为清晰。二是确定战役目标的期望值时,能够根据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,明智选定合理的等级,有取有舍,而不是一味好大喜功。这些成功经验,都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借鉴。因为在当下,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很多。有的是顶层设计还没有做好,下面的大动作已经开始,结果做到中途,才发觉处处都碰到难以解决的麻烦;有的是确定目标时严重脱离实际,好高骛远,结果根本无法实现,沦为空头支票。究竟问题出在哪里,对比对比陆逊,或许会找到答案。这正是:

    ??前人昔日雄风在,何以成功借鉴多。

    ??要想知道陆逊遭遇了怎样的悲惨结局,请看下节。

    ??三 含冤身死

    ??陆逊一生,对孙权有两次重大贡献。第一次是猇亭之战击败刘备,消除西面的威胁,使孙权得以摆脱曹魏独立称王。第二次是六年后石亭之战击败曹休,瓦解北面的威胁,使孙权得以升级改版,正式称帝建立皇朝。孙吴臣僚中对孙权有如此特殊贡献者,还没有第二人。但是,自从孙权当上皇帝,陆逊就开始厄运临头,而且越是忠心耿耿,越是遭受打击,以至于最后出任丞相才一年,就在孙权的高压逼迫之下,悲愤万分离开人世。作为孙吴的元勋,陆逊为何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?他的死亡又对孙吴政局有何重大影响呢?

    ??黄武元年(222)猇亭之战后,陆逊得到孙权非同寻常的信任,长期在江陵(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),镇守上游的荆州。孙权对他的信任,从《三国志》卷五十八《陆逊传》中的两段记载就可以充分看出来。

    ??第一段记载说:“诸葛亮秉政,与权连和。时事所宜,权辄令逊语亮;并刻权印,以置逊所。权每与禅、亮书,常过示逊;轻重可否,有所不安,便令改定,以印封行之。”刘备死后,诸葛亮与孙吴重新建立联盟,陆逊成为孙权与蜀汉君臣的联系纽带:孙权的决定,要让陆逊向诸葛亮转告;而孙权给对方的公文,中途要给陆逊过目,陆逊可以自行修改,然后用孙权给他留下来的大印加封后送出。这样特殊的信任,在三国时代相当少见。关于当时的机要公文,是用什么样的三国版的保密箱来传送,这在后面讲朱然时将会详细介绍。

    ??第二段记载说,黄龙元年(229)四月,孙权在武昌(今湖北省鄂州市)称帝,对陆逊的信任达到顶峰。当年九月,孙权本人回到下游的建业(今江苏省苏州市),把太子孙登和诸位皇子、朝廷的政务机构尚书台,都留在武昌,由陆逊在此“辅太子,董督军国”。所谓“董督”,即主管监督之意。后世的董事会、董事长、张董李董,就由此而来。“董督军国”,就是主管监督军务和国务,军务政务一肩挑。

    ??陆逊在武昌一心为公,鞠躬尽瘁。比如,皇子孙虑迷恋当时南方流行的斗鸭,陆逊严肃批评,规劝孙虑把精力用在读书进步上。孙权想派军队到夷洲,即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